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

九把刀│Taiwan│110min


原本對九把刀不是太期待,印象中他在《愛到底》裡導的短片《三聲有幸》,頂多也只能算是老梗中有小花這樣的程度而已,不能算是亮眼。然而,看到九把刀在網誌上分享的一篇篇熱血文章,讓我興起對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的信心,認為它應該會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,可惜,或許是我期待太高,電影散場後反倒有些失望。

我應該帶著唱衰九把刀的心情進戲院,拋開那些把刀繕寫的心情紀事,我可能就會覺得這部電影並不差。實際上,導演在處理第一場,柯騰著裝準備前往婚禮時,的確讓人眼睛一亮,我喜歡他在開頭捕捉的許多細節。

結果驚喜似乎僅止於此,導演採用柯騰第一人稱旁白的方式敘述整個電影故事,我覺得很多餘,他不是沒有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(或者像《殺手歐陽盆栽》一樣,男主角的表現需要靠旁白加強深度和力道),旁白也沒有錦上添花的效果,我認為,如果硬要放,最終用來說明幾個好朋友的去向即可。

再來,這部電影在節奏感上有很大的問題。如果說《殺手歐陽盆栽》是一種綜藝節目式的令人不耐的老派節奏,《那些年》就是一種隨心所欲、屬於九把刀式的節奏。整體看來,我認為高中這段期間,是柯騰與一票同學的友情基礎、也是柯騰與沈佳宜純愛的基礎,對觀眾來說,更是所有感動來源的基礎。可惜,柯騰與同學間的友情被旁白簡單帶過,並沒有太深刻的處理;這並不表示,我想要看到真實情感的具體呈現,我也相信,男生在高中階段就是不斷瞎鬧、惡搞,我的意思是,我希望這些在九把刀網誌介紹文中被寫得立體深刻的勃起、該邊、老曹、阿和,同樣也能在電影中呈現,而不只是輕輕點到(不過我也可能誤會了,因為在原著小說裡,九把刀也並沒有這麼做)。

而電影中沈佳宜和柯騰關係的轉變,在於柯騰幫沈佳宜接受處罰受到感動這一點,我是到電影往後走時才赫然發現,當下並沒有察覺,顯見這一部分的影像處理也是不足的。意思是說,因為剪接將這些事件剪得太碎、太漫不經心,以至於讓觀眾無法理解每個單一事件的重要程度,就連單一事件本身的畫面轉換也是如此。因此,在同學這邊出現了人物處理堆疊不夠,在柯騰和沈佳宜這邊的表現就是情緒堆疊不夠,無法理解柯騰究竟追沈佳宜多兇多勤勞,比較多的時候好像是柯騰的幼稚賭氣和意氣用事,沈佳宜又剛剛好在旁邊而已(所以我才覺得柯騰幫沈佳宜接受處罰這一場非常重要)。比起來,沈佳宜對柯騰的愛看起來還比較多(合理懷疑這是種補償心理)。

而柯騰和沈佳宜因為電影前大半的情感堆疊不夠深刻,影響了我對電影最後十分鐘的感動程度,這才是我最在意的一點。

不過,我非常喜歡九把刀在裡面放置的所有惡搞和笑點,特別是柯騰和勃起上課打手槍的地方,節奏處理得非常棒。(除了那些奇怪的動畫字幕和後製,使我擔心幾十年後會拉低這部片的感動效果)我也非常喜歡沈佳宜對柯騰那些難以言喻的特殊情感,把刀把沈佳宜拍得太美了,導致她前面那種乖學生囉嗦的樣子也變得太可愛,要說成功,沈佳宜/陳妍希的表現絕對是這部片的第一名。

因此,我才會說《那些年》未能將柯騰的同學立體化非常可惜,這讓我認為,除了蔡昌憲的演出表現讓人眼睛一亮外,其他演員有點難以讓人印象深刻,頂多存在某種刻板印象,把刀又不是做不到(說不定是他不願意這樣做),他也有一批潛力十足的好演員。

最後,我兀自覺得,這些電影的缺點根本上都來自九把刀的耽溺和自信,或許,他本來就沒有要照我上述的這樣處理,他只是要成就一部「他」的電影,告訴大家這是「他」的青春,手法是電影語言非常大眾歡樂,希望引起觀眾的呼應和共鳴,如此而已。

即便電影不如我意料中感動,不過,我無法說出《那些年》是一部爛電影,因為一邊觀賞電影,我已經一邊試圖回憶我高中在做什麼,我的學生時代有哪些荒唐事蹟,如果是我,我會寫出一部怎樣的青春故事;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引發了我的情緒與懷想,這一點也不能否認。

我完全可以理解並接受創作者的自溺,但,總覺得《那些年》還差了一點點力道,便足夠讓電影更完美。我猜想,若把這部電影剪得長一些,鋪陳再多一些,可能是處理整體問題比較具體的解決方法吧。


2011.0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