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明亮│2003│Color│TW│82 min

我,從《不散》開始認識蔡明亮,然後按部就班地照年代序,以《青少年哪吒》為始,把蔡明亮歷年作品一次補完,完成了電影報告,時光飛逝,都已經是七年前的事了。

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以他作為認識台灣電影的開端,或許就是在聆聽他巡迴演講時,那股對電影的執著,和期待觀眾進場、又教訓觀眾需要自我教育的兩面情緒,觸動了我的感官神經,一股腦兒掏了錢買了票進了電影院,一過就七年了。

當時才十八歲的我八成看不懂《不散》(這次重看以後更確定這一點),卻清楚享受到兩種戲院的氛圍:戲院螢幕像是一面鏡子,我注視著空蕩蕩的座位,如果對面有人,也會看到我這邊的座位似的。那一幕,停了好久、好久,七年前留存至今的對《不散》的印象只剩這個。

這次重看它,發現它其實是一部小而美的電影。導演以紀錄老戲院的最後一晚的方式,蘊含向《龍門客棧》致敬的意圖,去鋪陳整個敘事。在這個被城市遺落的一隅,穿梭著各式各樣莫名其妙的邊緣人,沒有一個人是「正常」的,但由於他們駐足在這個空間,他們的「不正常」卻又顯得適得其所、理所當然。

他們不是在看電影,戲院變成他們生活的一部分,那是他們需求人慾、物慾、食慾的地方。也因此,當戲院關上大門結束營業的時刻,不只少了一個播電影的場所而已,而是活生生的將生活片段給狠狠抽離,今晚過後,他們必須尋覓下一個寄居地。

不過,蔡明亮電影的結局設計往往是充滿希望的新芽。最後,他不言明售票小姐和電影放映師的後續發展,要知道,這就是蔡明亮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:豐厚濃濃的飽滿情感。

 

2010.04.1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