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島哲也│2010│Japan│106min

重拾睽違已久的日本影像,往往被莫名的吸引,那些隱藏在美善底下的罪惡,或是極端邊緣裡的深層人情,使人難以移開目光,儘管這些表現多少帶有藻飾、渲染、美化甚至商業考慮的色彩,於私依舊無法掩蓋自己打從心底的喜愛與崇拜。

會喜歡《告白》這類的懸疑推理劇,必須溯源至日本推理小說《模仿犯》,因為這部作品,又開始去讀宮部美幸的一系列作品,甚至花了小小的心力去找有沒有像宮部美幸這類的作家,可惜熱度一過的我隨即宣告放棄。對於特別在意故事或劇本的人如我,《告白》以剝開洋蔥式的抽絲剝繭手法,慢慢將「真相」一步步揭露的方式,相當引人入勝,劇情越往下推演,會不住地更被吸引,對細節掌握也更敏銳,結局一出現,第一個反應就是:意猶未盡。

《告白》以零碎剪接開頭,拉快整體電影節奏(卻也打亂一般觀眾習慣的敘事模式),轉換為不同角色從事告白時,才開始出現較長的影像敘事。導演在影像和配樂上也非常用心,除了故事本身的荒謬外,影像、影像與配樂之間,也都存在著對比與弔詭效果,如鮮血淋漓場景的美化、歡愉的配樂與殺人事件的敘說,都是例子。

就故事來說,《告白》從老師這個角色出現起,它就是一個背離傳統框架的設計,所以,我們無需討論師生的教育命題,《告白》從頭至尾就是為了成就一個完整故事的宗旨而寫,而它最美麗的地方是:人類極端性格的描繪—這也是日本藝術家所擅長的。

即便老師看似一手掌握了所有的情況,但實際上她也陷入了和學生一樣的盲點,女兒的死亡成為她理智斷線的起點,而在一連串的報復行動後,她的女兒仍然無法起死回生,她結尾脫口而出「冗談dayo」,也是作者為她所有行為總結一句最大的反諷。

《告白》整體說來算是一部可取的電影,不過某些角色在過份偏重描寫老師和修哉的情形下被吃掉了,例如直樹、他的媽媽和美月,有些可惜。

 

2011.01.0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