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逸白│2012│Taiwan│116min

很難推薦這部電影,劇情如本片的中心主旨一樣平面,看不出任何新意;被媒體「炒作」的情慾戲看似驚人,實如四男二女的愛戀一般,難有共鳴。

這是一部談論愛情的作品。雖然導演說她不愛瓊瑤的愛情故事,但這種抽離縱向社會,只談論某種品味、某種圈圈,無關人的現實與生活的做法,又和瓊瑤有什麼兩樣呢?

六個主要角色,除了阿翹以外,就有五個樣板人物。女主角伊蓮是一個戒不掉愛上別人老公的殘缺女子,和好朋友阿翹一樣,最愛的是享譽國際的有品男人李毅;李毅就是那種風流成性、女人難以抵擋的成功男子。Mac和李毅形象重複,只是實際上比李毅還花心,以及他會喀藥。劉至翰則是婚外情關係中習慣說謊的男子。吳慷仁看起來比較不一樣,不過從他失意到慢慢有工作的過程,最後獲得伊蓮的愛,和一般成功的進程也沒什麼差別。

本片既以人物關係為主軸,人物心理刻劃卻出奇的少,也不見以外在行為顯示內在心理的手法。尤其是劇中每一位男生,完全看不見任何行為動機,只是集合呈現了三種男性典型而已。

大概因為導演是女性的關係,較不善於掌握男性愛情關係的心理狀態。但是,女主角伊蓮長期渴求婚外情關係的原因,歸因於小時家暴這樣的梗,雖然可以勉強接受,但還是太嫌單一無趣了。女主角曾珮瑜曾提及,電影中每一個場次,導演都有給她們角色功課,說不定,把這些角色功課和背景呈現出來,這部電影會吸引人一些。

我認為,電影唯一比較匠心的設計,大概就是搖頭丸E和阿翹這個角色的設計。阿翹因為渴求愛而尋求E,E讓每一段的愛顯得不真實,它讓伊蓮懷疑愛上Mac是不是因為E,連阿翹和李毅之間的性愛,都是阿翹因為服食E幻想出來的。因為E,阿翹失去了她的朋友,也失去了她手邊的愛情,錯過手邊那些既有的愛,成為唯一的可憐蟲。

本片仍充斥著導演一些個人風格化的剪接和影像,使這部片遊走在狗血老梗劇的危顫邊緣,E的某些討論也差點接近反毒宣導了,真是讓人看得心驚膽顫;這種心驚膽顫,也讓導演風格化的設計也只是風格而已,看不出任何意義。

既然要衝擊就要衝擊到底,半調子的突破只讓人感覺尷尬和無所適從,那些過分的女性溫情和皆大歡喜,實在不適合用在這樣的劇本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