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瓈寬│2013Taiwan98min

抱持著看爛片的心態進戲院,結果《大尾鱸鰻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差。不過,也不能稱上好。

同行的朋友說她之前曾看過導演訪談,她說邱瓈寬導演之所以想拍這部片,是想拾起過去秀場時代的記憶。我想,她真的成功了。那些被輕易玩弄的語言趣味,雖然在龐大緊湊的笑點節奏下,感受不出有何區別;卻的的確確讓觀眾見識到豬哥亮當紅時期,那個時代的主持人是如何透過對自身母語的熟稔,然後靈機應變,信手拈來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笑點──還是能與觀眾相互呼應對話的。七年級以降的世代,恐怕已失去母語的資產,對話性自然就沒那麼足了。

《大尾鱸鰻》幾乎就是豬哥亮個人秀的大銀幕版,太過鮮明的明星光環,搶走了原本可以善加經營kuso的故事線。電影非以天外飛來一筆的方式敘述大尾鱸鰻的故事,而是在電影開頭簡述了主角黑道大哥的背景始末,即使仍以搞笑為基底,至少具有講故事的企圖。真正天外飛來一筆的反而是《大尾鱸鰻》的情感面,因為鋪陳稀少又老掉牙,豬哥亮和郭采潔之間的親情、郭采潔和楊祐寧之間的愛情,被堆疊成像是每個家庭裡的必備良藥、每部電影裡的固定戲碼,即使演員表現再到位,也無法感動人心。

電影中段讓三位主角組成賭爛特攻隊也是頗為新鮮的設計,戴著關公面具耍大刀的豬哥亮頗具轉化美式英雄片的意味。可惜,這也只是半調子,電影中穿插漫畫、楊祐寧對特攻隊長的崇拜、郭采潔美式女英雄的造型,讓《大尾鱸鰻》在搖擺在致敬和嘲諷美國電影的立場之間,平心而論,似乎還是比較偏向前者的。同行的朋友曾和我討論這點,仔細回想以後,我的結論如上。

《大尾鱸鰻》壓根就是部喜劇片,觀賞時的確感受到電影製造笑點的用心和豬哥亮的隨心所欲,卻由於太多重口味的笑點充斥其中,像「天然的最好」和練功時丟麵包這種清淡可愛的笑點,反而顯得更為突出。寬導似乎已經放話不會再導第二部戲,其實《大尾鱸鰻》已經抓到了一些台灣特有的詼諧,如果她又想拍第二部喜劇片,建議把笑點做出一些層次,作品應該會更傑出。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