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玉勳2013Taiwan145min

《海角七號》台片熱潮以後,許多勇敢追夢的電影人趁著觀眾信心不減時趕緊圓夢,因此締造了不少贏得票房、精緻度卻待加強的多部億萬之作;而努力耐心孵著電影夢,大多在2000~2009年誕生的叫好不叫座新生代導演,作品也零散分佈在這段期間,算是勉力維持了台灣電影的水平。

一度放棄電影夢的陳玉勳,趁著正在走下坡但應該不會回到前十年低點的台片信心指數回歸了。不得不說,這真是熱愛九○年代台片觀眾的一大福音,從《總舖師》預告起就一直期待到正式上映。

觀眾的觀影立場很重要。第一次觀看《總舖師》時,其實和內心期待是有落差的;第二次,盡量屏除自己的偏好,讓自己全神投入在電影之中時,想再提出什麼過份、嚴苛的批評,真的有點難。

因為這是一部從頭到尾都非常台灣的電影。

這裡所指的「台灣」,不是像番薯、客家花布、美麗島…這麼簡單的指涉,而是從結構、敘事、角色共同形塑的一種氛圍,並且可以肯定的是,《總舖師》的「台灣」不是正確答案,而是陳玉勳提供的一種選項,用影像製造「台灣」予觀眾的選項。

其中,我認為最為典型的案例在於角色的動能。基本上,《總舖師》不是一個結構嚴謹的故事,但是它的確說好了一個故事;從鏡頭和剪接來看,幾乎沒有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的耽溺、搖晃、推軌、沒頭沒尾,這證明了陳玉勳早就具備了成熟導演的條件。當導演完全掌握了電影節奏,觀眾就只有投降享受的份,這也掩蓋了我個人第一次觀影時對於故事結構的缺憾。

為什麼召喚獸願意全力支援詹小婉?為什麼洪董鼓勵一下就去參加總舖師大賽?為什麼明明就是來討債的水腳AB這麼投入比賽?故事似乎存在太多縫隙,許多角色也缺乏動能。但是,仔細想想,這就是標準的台灣人情,而這樣的台灣人情更完全體現在膨風嫂這個角色上;有人追債就跑路,沒有生意就跳舞,人家一勸就參加比賽,一旦參加就得全力以赴。所以,根本不用特地去追查哪個角色為什麼要這麼做,或是他(她)的動機究竟是什麼。因為,我們身邊許多可愛的台灣人,都是那種看到誰有危險,二話不說立刻幫忙,完全不計較回報的類型。

更何況,簡單討喜的《總舖師》,也不曾在細節有絲毫馬虎,它把每一道手路菜都拍攝得美豔動人,更融合了滿滿的陳式幽默,還有馬念先量身打造的幾首琅琅上口歌曲,你怎麼能不喜歡,怎麼能不佩服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