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Raye2013Taiwan99min

藝人高凌風曾將《看見台灣》與本片相比,認為本片從第一夜到第十二夜都沒有分別。可我認為,比起《看見台灣》,看似呈現台灣豐富多樣的景色,卻僅僅指向「愛台灣」如此單一的核心命題;《十二夜》其實是嘗試在收容所這樣的單一場景,以多元的角度去談狗(或寵物)收容的問題。

這的確令人佩服。本片八成以上的場景幾乎都是在收容所的空間完成,而導演還勇敢地將電影切成十二個段落。先別提本片的社會性,實在難以想像,盯著同一個場景100分鐘會得到什麼樣的觀影樂趣。但導演這麼做了,而且極其用力地想把它做到好,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。

電影把狗狗的名字稱為「代號」,這是非常妥善中性的做法;為了製造影像的戲劇性,本片把一些狗狗製造了「關係」,卻處理得不過份煽情(除了小媽那邊有點過份),足以感受導演的小心翼翼;攝影和配樂,盡力補足可能過份單調的危機;而我認為本片處理得最恰到好處的,即是本片欲突顯的社會性問題。即使片中出現幾個「可能」被批判的人物,但都被技巧性的避掉了,使得本片找不到任何戰犯。於是,寵物收容問題被提昇到更為普遍性、結構性的高度,例如:為何在台灣任意棄養寵物是一件不受規範的事?或是為什麼收容所獸醫的工作內容大部份是行政,而不是照顧動物?以及認養寵物時,可愛的幼犬較吸引認養人目光,諸如此類的不合理規則和人性。

終於等到一部賣座同時負含社會性的紀錄片。自己也算愛狗人士,老實說,台灣的收容所似乎比我先前想像還好上一點點,或是已經比從前好上一些。然而,很明顯地,即使寵物收容組織的終端已經有所進步,但棄養行為、收容做法、動物的生命教育等等,台灣離先進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
希望《十二夜》這張牌不是利用販賣溫情,短期性地拯救那些在收容所中等待死亡動物的「命運」;而是以本片為起點,開啟重視動物權長期社會運動的「機會」。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