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者  

陳芯宜│2015│Taiwan│150min

「你會被吸引,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就過去了…」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在《行者》搬演兩小時後,這麼敘述著自己的作品,才驚覺,《行者》不單只是記錄林麗珍,還是導演陳芯宜與她對話和交戰的場域,結果,最幸福的,就是我們台下的觀眾了。

大部分評論稱讚著《行者》的影像美學,也有一些人會被無垢的實踐常民生活而吸引,但在我自己的觀影過程中,有點像林麗珍在片中,敘述觀眾欣賞她作品的經驗般,「一開始很渾沌,後來會慢慢聚精會神,變得非常專注」的那種狀態。當我忍不住在電影院哭泣到不能自己的時候,前頭播的卻不是什麼關鍵懾人的畫面,就是進入到那種專注的狀態了吧。然後我又想,影像或常民這些優點是不可否認的,但《行者》真正引人入勝之處,應該就是這些不可或缺的元素,再由導演之手,適當的把這些元素,放在對的位置,如果得賦予一個統合性的通俗名稱的話,可以稱作「藝術」。

導演並沒有把紀錄對象放在一個高的位置,也沒有刻意拉開距離,這可能是讓人覺得有些渾沌的原因,她是跟著她走著,或許有0.5mm的距離,她完成她的舞蹈,她拍著她的電影。而讓人驚嘆的剪接和配樂,把《行者》調成一幅豐富飽滿的畫,不一致的影像尺寸和畫素,從不干擾觀影,隨著電影推進,什麼由內而外的東西會慢慢的翻攪出來,開始變得易感,結果從莫名的段落爆發了;且《行者》還貼心地幫你收拾,林麗珍最後一幕即興了一段舞,片尾字幕上,散場結束。

林麗珍說,這不是舞蹈,是從你的內心往外自然而然想要這麼做的。我說,《行者》也不是藝術,因為它能和每個人的個人經驗對話,這就是生活。如果《小森食光》是農村生活的寫實描繪,那《行者》就是《小森食光》的演化版,生活再經過創作者的詮釋和演繹,就叫藝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