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銘正│2015│Taiwan│111min

台獨轉化為天然成份的過程,除了政治意識的激烈反應,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,對於台灣歷史的高度需求。如果說《看見台灣》是本土空間意識的轉移,《灣生回家》則已進化到在地時間意識的焦慮;對比於講述慰安婦《蘆葦之歌》的不賣座,《蘆》片除拍攝手法稍遜,其實更顯示台灣人觀看歷史的態度和選擇,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《灣生回家》輸給中國導演周浩的《大同》,未能抱回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一度引起軒然大波,這更讓我一度認為《灣生回家》或許只是賣弄日本人鄉愁的紀錄片,輸給批判力總是兇猛的中國導演,應是意料之中。觀影後,才發現《灣生回家》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糟,即使同為灣生,這幾位長輩的記憶歷程,依舊存在清楚的分野,有的人甚至不是灣生,只是同樣身處異鄉,需要找回心理原鄉和人神合一的狀態。《灣生回家》回到獨立個體,建構8位長輩的個人史,說了一個自外於大歷史的好故事。而在影像素材絕大多數可能重複的危險下,導演將故事剪接地既順暢又個個分明,盡力把每個人的故事說好,扮演好導演的工作,值得稱許。

然而,過份專注小歷史卻同樣造成了大歷史敘事的危機,當已經獲得觀眾信賴的他們,說出感受不到殖民關係,或大部份時間都陷在日台溫情主義、卻僅僅給日本殖民的價值判斷少量篇幅的時候,太容易掉入限縮歷史解釋的坑洞。而原本就帶著不夠進化的歷史想像進場的觀眾,所獲得的歷史詮釋如果不夠開放、複雜和多元,誇張點延伸,台獨和華統或許會走向同樣封閉的道路,這實在不是為人所樂見的。

或許我放了太多、太大的責任在一部電影上,但這也代表一種高度焦慮,雖然我寧願相信,這只是轉化的過程,當更多的論述生出,看待歷史的方法自然會發展得更具思辨性。

應該是這樣吧,是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