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小時的戲,沒有中場休息,零碎的話語、日常的片段,夾雜著什麼重要的訊息,一直到接近結束一次爆發,重擊在觀眾的心底。

單一重大事件對社會究竟會產生什麼質變和影響,與其用大場面狗血地敘說,不如像《日常之歌》般聚焦在一個家庭生活裡。說起爸爸的死亡,媽媽和時芬沒有太多情緒,只是透過對話建構爸爸的形象,可能覺得逝者已矣,也可能早就準備好死亡的事實了。

關鍵在於死去的方式。爸爸是一位核電廠員工,他的死亡留下的不僅是時芬知道與不知道的回憶,而是殘留在兩位家人身上的放射線。放射線不僅侵蝕身體,也損害她們的心靈,即便仍舊極力想活得像個人樣,但自己和旁人的時時提醒,白費了日常的努力,然後時芬想改變了,媽媽卻維持相同的方式面對。

維持日常,發展出媽媽和時芬兩種不同對應姿態,前者認為想太多,只要跟以前一樣,或找些讓自己不多想的新活動,就能使生活回到過去的平穩;時芬則在沉潛過後,和子青回到那裡,並積極投入受害者聯盟活動。這齣戲並沒有告訴我們正確答案,只是呈現了她們的選擇。

《日常之歌》最懾人之處是製造了事件在生活無孔不入的影響,那是怎麼樣也擺脫不掉的,就跟政治一樣。不是人們刻意要參與政治,而是政治之手無所不在的影響我們,而不管是30歲的時芬、子青,還是60歲的媽媽,會做出怎樣的選擇,都是他們人生的總合所決定的,《日常之歌》只是用核爆告訴我們後果有多深刻,實際上有更多的事物,如同看不見的放射線般,影響著我們。

劇場的右舞台立了一棵樹,上面放著很多的玩偶,和很多的杯子,象徵著很多的過去,然而歷史一直在前進,你可以拆解、重組、毀壞過去,但卻從來沒有回到過去這件事,未來一直來,到底該怎麼反應,則是人終身得不斷反芻和學習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