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Stage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2小時的戲,沒有中場休息,零碎的話語、日常的片段,夾雜著什麼重要的訊息,一直到接近結束一次爆發,重擊在觀眾的心底。

單一重大事件對社會究竟會產生什麼質變和影響,與其用大場面狗血地敘說,不如像《日常之歌》般聚焦在一個家庭生活裡。說起爸爸的死亡,媽媽和時芬沒有太多情緒,只是透過對話建構爸爸的形象,可能覺得逝者已矣,也可能早就準備好死亡的事實了。

關鍵在於死去的方式。爸爸是一位核電廠員工,他的死亡留下的不僅是時芬知道與不知道的回憶,而是殘留在兩位家人身上的放射線。放射線不僅侵蝕身體,也損害她們的心靈,即便仍舊極力想活得像個人樣,但自己和旁人的時時提醒,白費了日常的努力,然後時芬想改變了,媽媽卻維持相同的方式面對。

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一次看莎士比亞戲劇,第一次看日本舞台劇,第一次進國家戲劇院,心甘情願地把鈔票掏出來,完全是為了滿島光,這位我心目中日本演技排行第一名的女優。事先翻了原著,加上導演鴻鴻在開演前精彩的導聆,雖然依舊恨自己日文太差、無法不看字幕就聽得懂台詞,多少還能感受蜷川戲劇的魅力所在。

如鴻鴻所說,蜷川2015版本的哈姆雷特,幾乎是忠實地把莎翁原著直接搬上舞台,沒有做太多的刪減,對於剛接觸莎翁的入門者、或是莎翁本格派的觀眾來說,是很不錯的設計。但是,如蜷川自己所強調的,把西方戲劇搬到日本舞台,必須製造在地意義,因此在可以發揮日本風味之處,例如戲中戲(中戲)的歌舞伎、古日文台詞、台詞對話的節奏感,也都有完整呈現,穿插中雖有不協調但仍不算突兀;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的外國人,也無法分辨這樣的置入,算不算東方主義或異國情調就是了。

原本的莎翁原著,放諸現時來看,某些觀念已經過時,而小劇場運動出身的蜷川,也嘗試在戲中置放一些階級元素,鴻鴻曾特別提及《哈姆雷特》搬演的舞台其實是坐落在十九世紀末的貧民窟,另外像哈姆雷特與掘墓人相遇的段落,平民和貴族演員的身體姿態,都有一些刻意的設計;不過放在忠實搬演的整齣戲之中,這樣的設計並不算多。

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