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2Taiwan77min

姜秀瓊,〈迷路〉

何蔚庭,〈我愛恰恰〉

陳芯宜,〈阿霞的掛鐘〉

沈可尚,〈通電〉

姜秀瓊、陳芯宜、何蔚庭、沈可尚,這四位在台灣電影界崛起,不算舊但對一般人來說,可能有那麼一點點陌生的導演,分別在他們的處女作,發揮了做為「導演」的潛力。以四部短片集結而成的《昨日的記憶》,秀出這樣的導演名單,無疑是讓身為台片控的我十分期待和興奮的。

在台片透過跨國發行商的行銷通路下,三年下來,台灣逐漸養成了固定關注台片上映消息的觀眾群。因此,只要廣告做得夠大,首輪戲院上得夠多,現在上映的台灣電影,其實都有幾百萬、甚至上千萬票房的基本盤。至於能不能再往上走,還得看對不對得上台灣「胃口」,每部能夠破億的台灣電影,吸引觀眾的要素也都不太一樣,有時,還得靠一點點的時機和運氣。

《昨日的記憶》讓我重回了三、五年以前的台片時光,那是個台灣電影創意十足、卻尚得不到觀眾青睞的年代;是沒到1990年代末那麼慘,不過從當時大部份台灣電影的上映檔期都只有一個禮拜來看,實在不能稱上好字。這四位導演,差不多就是在那個時候,一起在台灣電影圈正式亮相的。

陳芯宜《流浪神狗人》、姜秀瓊〈跳格子〉、何蔚庭〈夏午〉、沈可尚《野球孩子》(紀錄片),令人目眩神迷地帶了四種不同電影類型登場亮相,如同《昨日的記憶》所示範的,他們不是去單說失智老人的故事,而是融入更多導演的個人特質,並嘗試在故事上、影像上進行自我提升。

比如姜秀瓊的〈迷路〉,集合了〈跳格子〉和《乘著光影旅行》的優點,用突出的影像去說了一個平淡但立體的故事。失智老人不在場,卻更讓人感受他存在的重要;而這些提煉,姜秀瓊選擇了最原始樸實的方式:張震和隋棠兩位演員的演出。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,因為她是姜秀瓊。

何蔚庭和沈可尚繼《10+10》的短片作後,依舊讓人摸不著方向,或許他們透過導短片的機會,還在尋求自己的定位;也或許,用任何框框定位他們,根本就是錯誤的。何蔚庭已經生產出一部又一部水準以上的短片作品,尤其不能忽視他卓越的攝影能力,〈我愛恰恰〉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。他過去的長片《台北星期天》也不差,是一位值得期待大鳴大放的好導演。

沈可尚擁有基本的說故事能力,可惜,他的作品經常會為演員所遷就;觀眾能看到他電影中演員的突出表現,卻往往無法察覺導演的在場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拍紀錄片出身的關係,導演身份隱身得太好,不過在〈通電〉裡,他似乎有嘗試要突破影像的意味,可惜力道還是不夠。

唯一沒有變的大概就是陳芯宜。她是台灣難得帶有批判和左翼色彩的導演,可惜在影像表現上,過於平鋪直敘,不夠收斂。此外,導演角色的加入,竟然使〈阿霞的掛鐘〉主客易位,重點變成批判房屋拆遷這件事了。我認為是比較失敗的作品。

而在台片市場一片熱潮下,我偷偷希望,隨著四位導演的回鍋,帶出台灣電影在故事上、影像上更多的實驗作,別讓這個階段的台片熱潮,回顧起來,只剩下亮麗的票房數字而已。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