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齊柏林│2013Taiwan93min

幾年前便一直陸續聽到空拍攝影家齊柏林的電影計劃,他的奉獻堅持和熱情投入,就和我們所熟悉的台灣人一樣單純直率;認真面對自己所愛的態度和行動,最後完成《看見台灣》如此壯舉的齊柏林導演,又替台灣人的勵志故事添上不可多得的一筆。並且,《看見台灣》打破台灣紀錄片票房所造成的化學效應,還在持續蔓延中,也算是達到了紀錄片社會性期待的目的。

《看見台灣》的確以紀錄片形式再製了台灣人當前最為澎湃的國族情感和(比較不具爭議性的)社會議題。不過,以紀錄片的標準來看,本片除了攝影美學足以大力稱許以外,其敘事性和議題性都沒有達到一般水平;如果再拉到整個台灣對《看見台灣》的龐大正面評價來看,整個台灣對於社會問題的覺察、對於電影美學的標準,這一二十年來可能都是停滯的。唯一被不斷召喚的是台灣人過剩的感性,從前是中國,現在是對台灣──這也算一種進化吧。

去年台北電影節有幸觀賞《看見台灣》的一分鐘前導片,便覺得有些不妙;正片出來以後,竟然也沒有扭轉我當時的想法。電影前半小時,幾乎都是台灣各處的美景;即使電影已經在各個景點搭配說明文字,我實在看不出這些美景有什麼區別。我的意思是,如果其他國家也有空拍攝影機,只要精心挑選,他們也能拍出《看見日本》、《看見印度》、《看見德國》之類的電影吧,要不是何國杰用盡全力配樂,前半段真有可能不小心落入睡眠之中。

半小時以後,電影慢慢加入一點敘事。破碎的山林、變色的河川、排廢氣的煙囪,雖說增加了整體的戲劇性,但是這些被電影看到的「問題」,真的得仰賴空拍才看得見嗎?而前半小時的說明字幕,在這裡卻完全「看不見」;身為一個觀眾,除了美景以外,也想知道這些醜陋的地方在哪裡啊(還好,本片的成功造成後來對河川污染、山林破壞的追蹤)。導演的選擇性呈現,使得《看見台灣》的社會問題僅只國中社會課本的教化程度而已,不深入也不具體。

本片對原住民元素的運用也值得討論,尤其是結尾原住民小孩唱完歌,拿起國旗揮舞的段落。93分鐘長的《看見台灣》真正呈現原住民影像的段落不多,卻大量使用了原住民的吟唱做為配樂,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結尾,原住民在此再度成為異化兼討好的工具。即使導演已經聲明,這個段落不是設計的,但他其實依然可以拒絕將它電影的總結。導演放置片段的無意識,原住民揮舞國旗的無意識,這無意識之下的「統一」,更令人感覺擔憂。

此外,本片有時還會出現自我矛盾之處。電影前半出現的漂亮農田場景,心想這全部都是慣行農法的農藥田時,後半段賴青松和洪箱便出現了。而那些無良商人種的高山高麗菜,或是不肯搬遷岌岌可危的村落,可能是本片幾度運用的原住民的經濟和心靈依靠。

《看見台灣》的結尾,更完全說明了電影本質;這種去歷史、閃避核心與辯證問題、而訴諸國族情感的做法,也符合現代大部份台灣人的期待和習癖。空拍不可能呈現細節,卻可以透過適當的調整增強力度;可惜,它所呈現的比重,還無法符合紀錄片的一般標準。這是導演未來可改進的部份。

延伸至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討論。蔡康永曾在《康熙來了》談到,評審時曾對導演呈現立場這點存在爭議。這唯一的爭議,恰恰說明從電影角度和從紀錄片角度評審紀錄片所存在的差異。從紀錄片的角度來說,我認為關鍵在於影像中對於紀錄對象問題呈現的層次,本身存不存在立場,根本不是問題。這群評審或許大多是電影人,所以近幾年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總是頒給把畫面拍得最漂亮的,而不是發現最大問題的。

《看見台灣》的宣傳文案說:「全片皆以空拍壯闊鳥瞰的視角,將台灣以一種你從未見過的角度與姿態,呈現在大銀幕上。」或許,《看見台灣》因為空拍而製造了價值而意義,而我期待導演和所有支持本片的台灣人,也能紮實地踏在台灣土地上,感受同樣的美麗與哀愁,再飛高之後,看到更多變、豐富,更具有史觀的台灣。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ristinasy 的頭像
    christinasy

    FlaneuR的閱讀記事

    christina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