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作欣二│2000│Japan│120min
一群高中生在畢業旅行時被送到無人小島,進行了場殺戮生存遊戲。
以現在的標準檢視,《大逃殺》依然擁有可看之處。故事背景來自社會失序的新世紀,小孩藐視大人,於是建立BR法,要未成年的他們親自體驗濃縮版的殘酷世界。
只有三天時間,幾乎沒有任何戰鬥能力的他們,如何成為最後的唯一勝利者?有的選擇拒戰自殺結束生命,有的利用團隊合作,有的憑藉聰明才智試圖駁倒大人,也有像山本太郎這種仰賴戰鬥經驗,以理性戰到最後一刻的人。他們死去的方法和拿到的武器都是個人特質的投射,《大逃殺》無疑就是個小型社會的翻版。
且《大逃殺》進一步觸及了更深入的命題:死亡,活生生的人性就在面前展演。一開始,除了自殺的學生以外,大部分學生像是被迫要活下去,只好選擇殺人。而團隊合作的兩個圈圈如此脆弱,女生團體因為內鬨全數陣亡,男生三人團體則因外侮,失去突破體制的機會。要不就像男女主角一樣逃亡,依附著擁有最多經驗的山本太郎。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擁有愛;與之對比的是,失去愛的羈絆而放棄生命的北野老師。
也有像桐山和雄,視人命為敝屣的角色,在電影的設計中,他仍然不敵山本太郎。其中,比較特別的設定是相馬光子,她因為童年的失落記憶,學會獨自戰鬥,成為最後一位死去的女同學。
據說《大逃殺》原版電影沒有穿插籃球比賽的段落,深作導演後來補拍,用來象徵三年B班的友誼長存。我認為這實在有點多餘,同學回憶的部分讓電影變得柔軟,有加分作用;不過殺戮過程中,同學之間的友情其實十分隱微,加上籃球比賽的段落似乎有點牽強。而情感處理正是本片最粗糙的地方,《大逃殺》裡的「愛」被敘述成顛撲不破的真理,和求生之間的連結產生縫隙,也讓人出戲。
或許過幾年再回頭看《大逃殺》,B級感會更強,分數會更高也說不定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