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nny Boyle│2002│Color│UK│113min
大家一定對《28天毀滅倒數》導演Boyle(丹尼鮑伊)的電影不陌生,《猜火車》、《海灘》、《貧民百萬富翁》到去年的《127小時》等等,都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,從這些片單也可看出,Danny是一位勇於嘗試和冒險的導演。
當電影工業以灑上白花花的鈔票作為吸引觀眾的主要方式,「末日片」便成為不斷追求感官極致的選項之一,大場面、動畫、3D…,也使它漸成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典型。外星人入侵、大地反撲,乃至於像本片的病毒入侵,都可以讓這個世界毀滅(反正人類滅絕就等於這個世界也完蛋了),拯救世界的真勇者也往往是預見歷史以一擋百的Hero。
這部以英國為背景的電影,把末日片習慣的美國紐約中心主義拉回歐洲倫敦;它也運用了多種畫面元素把電影搞得很熱鬧,大量屍體、鮮血淋漓、空無一人的城市,不過它卻直指末日片最原始的宗旨:探討人性。
所有災難起源都來自人類的自以為是,這是末日片再三提示的重點。本片造成恐怖病毒擴散的原因,來自於動物保護團體對拿猩猩做實驗的憐憫─拿動物做實驗本身已是錯誤,而糾正錯誤者不意帶來了更大的災難,這根本性地暗示病毒擴散的勢不可免。也就是說,如果人類不以科學之名,任意行使囚禁動物之實,或許這場災難就不會發生;然而,另一方面,在人類中心的思維下,有些犧牲理應是必要之惡,任何憐憫也只是假慈悲和空命題。
人類中心並沒有錯,畢竟掌控這個世界的是人,看電影的也是人。導演在本片要提示的或許是,每個人面對末日時的不同心理變化,這些心理,才是末日來臨的真正象徵。在面對不殺戮就無法生存的狀況下,人類只能屏除所有多餘的情感,用最原始的本能回應;就像那些染上「憤怒」病毒的人們,極其嗜血並殺紅了眼,以致於到片末,出現正常人類被誤認染上病毒的情況,那時,造就末日的不是病毒,而是人類本身了。
導演使用了大量對比和嘲諷元素組織本片。男主角Jim起初懦弱怯儒,中段因殺人感覺愧疚,到末段無情感的殘殺一連串過程,翻轉了人與人彼此拯救的大愛。如同Selena在電影前半段所示範的,只要發現有人染上病毒,必須在20秒之內把他殺死,無論那人是曾經相救的夥伴、至親父母或兄弟,要生存就得這麼做。
人類僅存的情感僅剩自私的小愛,如Hannah和Frank的父女之情,Jim與Selena、Hannah的革命情感,這是導演給觀眾的唯一喘息之處,如此卑微,如此渺小。大多時候,本片還是充斥著緊張氣氛和接近B級片式的血腥,還有精彩而不突兀的搖滾配樂,加分。
此外,我特別喜歡電影中強化了女性的強悍與必要性。將軍Henry說,對那些軍人來講,女人意謂著未來。我認為,不能獨立看待這句存在隱喻的對白,女人在本片不是一種被物化和滿足需求的工具,更多時候,她們成為指揮者、救贖者。Selena作為一位黑人女性,比片中其他角色具有更多智慧和決斷力,Hannah在片末也發揮了她意料之外的作用。
即便導演說故事的方法極為殘酷,他卻沒有讓片中的角色變成完全孤獨的狀態。這大概是末日臨頭,人類心理的必要憑藉,可能也是貫串全片、導演唯一賦予觀眾的溫暖與厚道吧。
2011.09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