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易智言│2014│Taiwan│90min
好的電影不用長,90分鐘就夠;好的劇本也不用冗長對白,打中觀眾心裡就夠。易智言的《行動代號:孫中山》完全體現了這兩點。一個導演終生只要拍一部電影就夠了,利用差不多的材料,炒出好多盤不同的菜,材料怎麼樣不打緊,重點是要好吃,易智言做到了。
不斷被重複念誦的對白,講一次、講兩次、講三次、講四次,都產生不同的效果,不須仰賴演員雕琢精緻的演技,只要讓戲劇元素自然產生碰撞,火花自然霹靂啪啦著。這是易導在《危險心靈》就幹過的事。
還是要青春,青春的高中生。他們的單純、傻氣、義無反顧、鍥而不捨,可以動搖上百公斤的孫中山銅像,也可以擾亂整個世界,或者追到一個不可能追到的女生。這是易導在《藍色大門》就教過我們的課題。
在前面的八十分鐘,《孫中山》上演著一齣諜對諜的鬧劇,輕易地被易導的巧心設計牽引,被他逗得花枝亂顫,笑到無法自己。但是,當第二男主角講出那句關鍵對白時,不知為何,眼淚立刻就噗漱漱地流下來了,一直到結尾,高中生站在天橋對著孫中山銅像的狂歡,仍無法止息。
這一場場荒謬的鬧劇,不就每天上演在台灣?台灣人視而不見那些痛苦,希望透過自我鞭策和努力,逃脫牢籠桎梏,曾幾何時真正脫逃過?於是,我們也只能像《孫中山》結尾所示,爬上比象徵威權還高的天橋、大廈、高山上,以狂歡的方式催眠自己,繼續把人生走完。
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須努力。
全站熱搜